燧 部首:火 拼音:suì 繁体:燧 笔画:16 五行:火详解
燧
拼音:suì
部首:火
繁体:燧
笔画:16
五行:火
解释:
来自唐诗:所著《中宗祀昊天乐章。太和》德惭巢燧,化劣唐虞。
来自宋词:王之道所著《六州歌头》燧瑊勋业,何敢望西平。
寓意:
燧这个字可以有光明、福慧、温暖、勇气、繁荣和坚韧等美好寓意,可以用于体现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。
字义:
☆燧 <名>
☆(会意。从火,遂声。本义:古代取火器)
☆幽王为熢燧。--《史记·周本纪》。正义:“炬火也。”
☆又如:燧(铜)镜(古代用以向日取火)
☆火炬之类。
☆前驱举燧,后乘抗旌。--曹植《应诏诗》
☆烽火台。
☆南朝自武昌至京口,列置烽燧,此山当是其一也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☆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。白天放烟告警叫“烽”,夜间举火告警叫“燧”。
☆幽王欲悦之,数为举燧火。--《后汉书·孽嬖传》
☆有寇则燃火,举之以相告,曰烽。又多积薪,寇至即燔之望其烟,曰燧。昼则燔燧,夜则举烽。--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
☆又如:燧火(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);燧堡(烽火台)。后泛指报警的烽火,不分昼夜
☆与城上烽燧相望。--《墨子·号令》
☆守望烽燧的基本组织。燧是最基本的组织,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,设燧长,其秩位相当于亭长。
☆燧 <动>
☆燃。
☆燧松明而识浅,散星宿于亭皋。--宋·苏轼《中山松胶赋一首》
意思:
燧:上古时代取火的器具。名人之名
郑重声明:本站信息参考书籍文献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最新更新
微信公众号:悦家国学
![宝宝起名悦家国学公众号二维码](/static/myjs/guanzhu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