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 部首:木 拼音:chái 繁体:柴 笔画:10 五行:木详解
柴
拼音:chái
部首:木
繁体:柴
笔画:10
五行:木
解释:
出自唐代王维的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: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
出自宋代萧德藻的《樵夫》:一担乾柴古渡头,盘缠一日颇优游
出自宋代叶绍翁的《游园不值》: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
出自宋代陆游的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》:溪柴火软蛮毡暖,我与狸奴不出门
寓意:
用柴作为名字或姓氏,可以传达出一种勇敢、耐力、平安和忠诚的美好寓意。
字义:
☆柴 <名> chai
☆(形声。从木,此声。本义:捆束的细木小柴)
☆同本义
☆泛指木柴,小木散材,也指作燃料的木柴。如:柴荆;柴禾(木柴;柴草);
☆枯枝,老木。如:柴立(有如枯木的站立。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)
☆姓
☆柴 <动>
☆烧柴祭天。后又写作“祡”
☆柴 <形>
☆[方]∶ 干瘦,皮包骨 [bony]。如:柴毁(身体衰瘦如枯柴);柴瘠(骨瘦如柴)
☆柴 <动> zhai
☆编木维护四周 。如:柴护(编木围其四面,使不受破坏)
☆覆盖
☆阻塞;闭塞。如:柴门(杜门,闭门);柴塞(堵塞)
☆柴 <名>
☆通“寨”。防守的栅栏篱障。如:柴栅(栅栏);柴楂(木栏,栅栏);
☆也指村墅。
意思:
柴:柴有多个读音,念chái时,主要指柴火,散碎的木材或树枝等。念zhài时,主要指覆盖,闭塞,阻塞,营寨,有篱落的村墅等。念zì时,意指积聚。念cī,主要指柴池,柴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