嗟 部首:口 拼音:jiē 繁体:嗟 笔画:12 五行:火详解
嗟
拼音:jiē
部首:口
繁体:嗟
笔画:12
五行:火
解释:
出自宋代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: 嗟夫!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
出自宋代周邦彦的《解连环·怨怀无托》:嗟情人断绝,信音辽邈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公无渡河》:波滔天,尧咨嗟
出自两汉贾谊的《吊屈原赋》:章甫荐履,渐不可久兮;嗟苦先生,独离此咎兮
寓意:
嗟这个字寓意丰富,有情感、有力量、有智慧、有信仰、有艺术美感,可以用于起名时表达不同的美好寓意。
字义:
☆嗟 <叹>
☆(形声。从口,差声。本义:叹词。表示忧感)
☆感叹声
☆嗟叹使心伤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☆又如:嗟乎(嗟呼。表示感叹);嗟讶(感叹,惊叹);嗟异(感叹称异);嗟悼(哀叹,悲悼)
☆表示呼唤
☆嗟,我士,听无哗。--《书·秦誓》
☆又如:嗟来(来,语助);嗟来之食;嗟嗟(表示招呼)
☆嗟 <动>
☆叹息
☆忽魂悸以魄动,怳惊起而长嗟。--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☆又如:嗟呀(叹息);嗟咨(慨叹);嗟怨(悲叹;怨恨);嗟伤(叹息伤感)
☆赞叹
☆见其所为文,嗟赏之。--《宋史·王质传》
☆又如:嗟仰(赞叹景仰);嗟尚(赞叹嘉尚);嗟赞(赞叹);嗟异(赞叹称异)
☆嗟来之食;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,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,对一个饥饿的人说“嗟,来食”,饥饿的人说,我就是不吃“嗟来之食”。终于不食而死(见于《礼记·檀弓》)。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
☆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意思: